最模板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模板

最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本土CFO的成长记(2)

时间:2014-09-09 00:09来源: 作者: 点击:
海外上市的总管家 2006年10月,通过实地考察和多番思考,李宗炜最终心动于英利的邀请函,上任这家朝气蓬勃的中国公司的CFO. 会计业更多的是对己存在的

海外上市的总管家

2006年10月,通过实地考察和多番思考,李宗炜最终心动于英利的邀请函,上任这家朝气蓬勃的中国公司的CFO.

“会计业更多的是对己存在的商业价值的客观公正鉴定,相对于商业实体经营而言,我更倾向于装备制造行业和新经济行业。”李宗炜解释自己当初离开会计行业的原因说,“在制造业公司内部,你能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看到把公司引到一个正确的方向。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当时,同属太阳能行业的无锡尚德通过纽交所上市募到3亿美元后,正积极进行扩张和收购。如果再不壮大自己,英利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人的成功。英利之前曾经两次筹划上市,都因种种原因无功而返。

李宗炜正式上任是2006年11月1日。当时英利正在积极谋划自己的第三次海外上市,并对此充满了信心。李宗炜被告知公司将在2007年2月份上市,但最终上市过程是到2007年6月8日才完成。

这其中的一波三折,李宗炜需要费尽心思去逐步解决公司内部的各种问题。最先是上市公司结构所导致的会计准则不一致的问题,英利采取的上市方式是在海外设立一家叫英利绿色能源的公司,然后由该公司来返程收购境内运营实体,最后以海外控股公司为主体实现上市。这家子公司设立于2006年8月7日,因为第二天,也就是2006年8月8日,商务部等六部委发布了10号文件《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暂行规定》,并将于一个月后的9月8日正式生效执行,到时候企业会更难实现海外上市。

按照美国证监会的规定,每家谋求在美上市的企业都必须出具公司前三年按美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会计信息,英利出示了2004—2006年的财务信息。由于英利绿色能源于上市前刚成立,因此所有上市主体的财务信息必须依托境内子公司天威英利的财务信息,这就产生了如何将天威英利这三年业务活动分为英利绿色能源成立前和成立后按美国会计准则以备考财务报表的方式予以反映至上市主体的棘手问题。最初,英利提交的会计信息得到了会计事务所中国工作小组的认可,认定其能够尽快海外上市。但2006年12月底,会计事务所的美国技术团队推翻了以前的共识,认为这种财务报表编制方式不妥,要求英利重做一次。

“这就好像是我去跑马拉松,刚开始医生跟我说,你身体没问题,有参赛资格。然后当发令**即将被扣动扳机时,医生又跑过来说,他刚刚看错了,你身体不行,不能参赛。”爱好体育的李宗炜形象的比喻着自己当初的感受,“没办法,最初审计报告需要美方签字。”

后面的几个月,李宗炜一直在组织内部人员进行财务报表的重新编制,并和会计事务所、承销商进行沟通,这期间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团队也为此变动好几次。凭借当初在会计事务所的知识储备,他最终找到了让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

外部麻烦解决后,还有更艰巨的内部问题等着他。李宗炜提出先私募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建议,却遭到公司内部的强烈反对。

李宗炜认为,如果公司在定向募集大量资金后再上市,会很有利于提升公司的估值。股市对于公司业务的预测跟资金量有关,资金多了,潜在的生产规模和未来赢利空间就会扩大,公司就能告诉投资者一个更诱人的故事。在同样的融资额下,公司的股权稀释度也会只有原来的一半。同时,如果再有国际著名私募基金的参与,公司也容易获得公众投资者的信任。

同事们的反对和质疑是:“海外投资者进来,肯定是以大吃小,利用我们不懂,占我们的便宜。”李宗炜不得不花很长时间去理清每家私募的思路,然后找到英利内部的管理层,天天在一起开会,告诉他们投资者的想法和投资模型以及模型对双方的利弊。

“慢慢地,他们就知道这个数字游戏背后的商业决策点了。”李宗炜回忆到。因为国际企业估值跟国内企业估值的差异,在得到公司高管层的认同后,李宗炜又出马去跟各家私募谈具体事宜。李宗炜前前后后三次引入私募基金,上市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2007年5月,从香港、新加波、英国、德国、美国的东海岸到西海岸,英利开始第一次路演。不巧的是,英利跟其他四家太阳能企业“撞车”了。那个月,美国股民们有幸看到5家中国太阳能公司逐鹿美利坚的精彩场面。李宗炜两年的纽约工作经验让他了解“美国思维”,在路演中,英利一直强调着自己的“第一”:英利是中国第一家太阳能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获得进入国外主流太阳能市场凭证的公司,因为全产业链,英利的成本是全世界最低的。

路演效果很好,成功上市半年之后,英利的股价又从11美元飙升到41.5美元。2008年年底,英利还荣登纽交所年度最活跃股票排名的,前5名。私募和上市让李宗炜获得了英利内部员工的认可,大家对其决策能力的信任度大为提高。

CFO不仅仅是会计

李宗炜上任之前,当时的英利在方面还颇显落后,公司由一名副总裁兼管财务,但仅仅是负责业务的支出收入类事务,财务流程更多的强调操作而非控制。

空降英利后,李宗炜一直想在公司推行财务流程改造。海外上市前,公司内部各部门对改造的阻力很大。“没有人愿意改变自己已有的工作方式。”李宗炜回忆到。但上市后,得益于美国《萨班斯法案》对公司内部财务流程的高要求,在引入的外部事务所和新招聘人马的共同努力下,李宗炜终于在一年内顺利完成了公司财务流程再造。

看上去,李宗炜应该没啥大项目可以施展了。但在他看来,CFO是一个以财务资金和投融资为中心,向外散发能量的点。在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任何部门的行为都会跟CFO有交集,CFO其实能够看到公司很多事务的优缺点和发展空间。只要愿意参与,CFO的力量和意义会很大。

在2009年9月的一次飞行途中,李宗炜看到南非世界杯足球赛的新闻报道,他灵机一动,“这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品牌的机会”。一下飞机他就跟董事长苗连生沟通了自己的想法。苗连生同意了,但花这么一大笔钱赞助国际赛事是否能带来预期回报,公司内部还是有很多分歧。

“这次世界杯是天时地利人和。往届世界杯赞助多火,但这次因为金融危机,许多大公司没有这笔预算。足球是不分国界的,这有利于我们公司品牌的推广。”在李宗炜一次又一次耐心解释和分析后,英利内部才最终达成共识。

李宗炜通过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后设立的中非发展基金联系到南非世界杯组委会和国际足联。第一次谈判时,李宗炜着重强调了中国概念和新能源概念。国际足联一直没有来自中国的赞助商,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后全球一直强调的是绿色和低碳,国际足联也想传递“绿色足球”的概念。同时,英利正在南非投资,打算建立南非第一个大型太阳能电站,这又为英利加了分。在国际足联和世界杯组委会看来,英利有很强的“Commitment(承诺)”在南非。

经过一轮轮调查,英利被国际足联认为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双方的谈判很愉快。为了在细节上争取更多的利益,李宗炜和他的团队经常说“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只要不是很过分的要求,国际足联都一一满足,甚至为英利打破先例,比如作为南非世界杯赞助商的权利一般于当届世界杯结束当天终止(即2010年7月11日),但国际足联给英利延长到了2011年6月30日。

同时,李宗炜还拿到了“优先认购权”——英利有优先成为下一届世界杯赞助商的权利。“这些要求其实有点强硬和过分,但国际足联同意了我们,并白纸黑字签了协议。”李宗炜说,从开始和国际足联谈判到最后签下协议,他一共只用了两个月时间。

永业CFO:喻越的加法和减法在急速扩张的农业中,喻越一直在积极地为永业开源节流

永业集团CFO喻越的办公室是一个开放透明的空间,整块落地玻璃墙采取的是普通玻璃,他的工作状态甚至表情能够轻易地被其他同事看到。

喻越是个很实诚的人。当被问及“从纳斯达克的柜台交易转入主板的第一天,永业的股价涨到多少”,他并没有用一个概数去敷衍,而是微笑着说:“这一年,永业股价变动太大,我大概记得是7美元或8美元,你等我确认下。”他马上用自己的电脑查当天的股价,“是的,是7美元。”

2009年3月,喻越进入永业集团担任CFO.此前,他是一个想法很多并“爱折腾”的人。在深圳发展银行工作几年后,他折腾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去读MBA;此后在美国UL公司(美国保险商实验室)总部熏陶两年,被派遣到上海站工作了3年。在大公司里,喻越觉得自己仅仅是一部庞大机器上的小螺丝钉,很难真正发挥能力。此后,他辞去在外企的工作,一头扎进了中国的中小企业。在他的努力下,他让一家深圳电子企业在欧洲顺利上市,此后又让武汉一家企业顺利从纳斯达克的柜台交易(OTCBB)转上主板。

在喻越加入永业集团之前,凭借公司董事长吴子申的闯荡,永业已经实现了纳斯达克的柜台交易,并通过两次融资募集到1935万美元。但柜台交易的股票很难流到二级市场,融资效率低、成本高,吴子申一直希望永业转上主板。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着成功经验的喻越进入了永业集团。 2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