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模板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模板

最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贸知识 > 外贸动态 >

外贸提质升级比扩大规模更重要

时间:2015-03-13 12:02来源:未知 作者:最模板zuimoban 点击:
今年的全国两会与往年有所不同,这是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许多方面需要从新常态的角度来观察与思考。比如外贸,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力

今年的全国两会与往年有所不同,这是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许多方面需要从新常态的角度来观察与思考。比如外贸,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力马车。现在,这架马车显得有点吃力。为什么?因为我国的外贸基数已经很大了,增速加一点,实际增加量就会很大;同时,内外环境部也变了,我国外贸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而外贸又是一国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这种新常态下,加快外贸结构升级、提升外贸质量也许比简单强调外贸规模更重要。梁达先生提出的相关看法值得重视。

——亚夫

我国外贸质量和效益总体有所提升

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额增长4.9%,进口额下降0.6%。按美元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6.1%,进口同比增长0.4%。全年进出口运行有以下特点。

1.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巩固,国际市场布局更趋合理

据联合国最新预测,2014年,世界贸易量预计增长3.4%,1-11月美国进出口增长3%,欧盟和日本分别下降0.5%和2.5%。而我国外贸增速明显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速,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预计全年我国出口占全球份额达12.2%左右,较2013年提高0.5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出口比重进一步提升。2014年,我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占总出口比重45.4%,比2013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外贸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按支出法核算,2014年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0.2%,预计全年贡献率将在10.5%左右,创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3.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

2014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5.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3.8%,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比重连续两年提高。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3.8%,增速较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10.7%,占出口总值比重为51.4%,全年占比20年来首次过半,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87.8%。

4.开拓新兴市场取得新成效

2014年,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进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印度、俄罗斯、非洲、中东欧国家等进出口增速均快于整体增速。实施自贸区战略效果明显,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其他17个自贸伙伴在我国出口总额的占比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对发达国家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对欧盟和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9.9%和6.6%。

5.商品结构继续优化

2014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95.2%,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占比连续三年提高。大型成套设备、特色产品出口高速增长。电力、通讯、机车车辆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增速达10%以上,出口占比为4.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额达2.1万亿元,占全部产品出口收入的17%,其中铁路机车出口额近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达56.0%。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增长5%。生物技术产品、航空航天技术产品、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均在15%以上。消费品进口额增长15.3%,占进口总额的7.8%,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6. 国内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能力增强,占全国外贸的比重进一步提升。中西部地区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中部和西部地区进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20.5%,中西部地区合计对整体进出口增量贡献60.3%,贡献率首次超过东部。2014年东部地区进出口额增长1.6%,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85%,较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2014年,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速14.8%,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15.4%,较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对增量贡献首次过半。

7.贸易条件明显改善

在国内工业品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的情况下,2014年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下降3.3%,而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仅下降0.7%,贸易条件连续第三年改善。重要能源资源产品进口价格走低,节约了大量外汇支出,仅原油、铁矿砂、铜矿砂、铜材、橡胶、化肥、大豆和谷物8种商品就少支出约485亿美元。

8.新型贸易模式蓬勃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方式正逐步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增速高达30%以上。如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192.9亿美元,增速达36.8%。

9.民营企业成为稳增长的主力军

民营企业成为最具活力和出口潜力的经营主体。2014年,民营企业出口增长10.4%,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3.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贡献全国出口增量的71.8%。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5.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6.5%,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对整体进出口增量贡献55.9%。国有企业进出口额下降0.2%,连续3年负增长。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增长3.4%。

10.进口效益有所提升

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但量增,在满足国内生产需要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进口成本,提高了进口效益。

当前外贸发展面临复杂形势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企业仍将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世界经济复苏力度仍然较弱,全球需求不足

目前,世界经济处于低速增长的调整阶段,增长动力与危机前相比已明显减弱,仍处在危机后的修复期。2014年,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过程中,各国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如:结构调整远未到位、人口老龄化加剧、新经济增长点尚在孕育、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都制约着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全球需求不足。一方面,全球进口需求增长乏力。2012-2013年全球贸易量增速连续两年低于经济增速,2014年贸易量增速也仅比GDP增速快0.8个百分点,与国际金融危机前5年贸易量快于GDP增速1倍形成强烈反差;另一方面,在内需不振的情况下,各国均致力扩大出口,竞争性货币贬值的诱惑力增大,国际竞争趋于激烈。

2.贸易保护主义将会继续影响中国外贸发展

尽管世界经济增长有所起色,但不少国家失业率较高,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新兴经济体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扶持本国产业,对市场开放态度保守,全球贸易摩擦依然高发,多边贸易体制遭遇新挫折。一些自贸协定可能导致世贸组织不同成员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的经贸集团,对协定之外的国家和地区产生挤出效应等不利影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区域贸易自由化有取代全球贸易自由化之势。

3.外贸传统竞争优势将有所削弱

近年来,国内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年均涨幅在10%以上,沿海地区出口产业劳动力成本普遍相当于周边国家的2-3倍甚至更高,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竞争力不断萎缩,制造业利用外资持续下降,出口订单和产能快速向周边国家转移,不仅纺织服装等产品在发达市场份额明显下降,而且低端机电产品对发达市场出口增速也开始落后于部分周边国家,市场份额面临被蚕食的危险。中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经验不足,支持相关产品出口的财税、金融政策仍不完善,出口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发展面临诸多障碍,贸易便利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4.贸易摩擦将继续影响进出口增长

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回潮的背景下,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共有22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97起。其中,高科技产品成为摩擦的新热点,且涉案金额大,对中国外贸转型升级形成冲击。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强化贸易执法,放宽立案标准,加严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规则,往往对中国出口企业裁定以较高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新兴经济体经济放缓,一些国家制造业陷入困境,保护本国产业的呼声上升,导致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也趋于增多。

外贸结构升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尽管未来我国外贸发展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但由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下一阶段以结构升级为主导的外贸增长将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主要表现为:

1. 国内环境基本稳定,为外贸平稳增长提供前提

从目前国内经济运行状况看,经济总体长期向好、稳中有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柔韧性得以增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将创造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改善,提升了经济增长潜力。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将激发广大经济主体的创新动力和经济发展活力。因此,2105年国内环境将趋于稳定,有利于进出口维持中速增长局面。

2. 一系列扶持对外贸易的政策将持续发挥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落实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关部门出台了专项对外贸易政策,同时广东、江苏等25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出台了配套措施。这些政策将使贸易便利化水平得以提升,不合理税费得到进一步清理,企业对外贸易成本下降,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加速。2015年的政策影响将有望持续,对外贸易政策环境继续优化。

最近,我国又进一步加大了简政放权力度,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并提高多种产品出口退税率,既为外贸出口度“寒冬”增添了丝丝暖意,也释放出鼓励更好、更多“走出去”的强烈信号。特别是中国积极推进新一轮扩大开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的改革开放经验将推广到其他地区甚至全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进入实施阶段,将为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创造新的增长空间。国务院出台的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加强进口等政策措施深入落实,有利于保持外贸持续稳定增长。

3. 带动外贸发展的新生力量正在加快形成

面对外贸发展的复杂形势,中国政府将深入落实稳定外贸增长和加强进口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财政和金融服务,有效应对贸易摩擦,增强外贸发展潜力。

在市场倒逼作用下,在国家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支持下,不少进出口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优化商品结构、市场结构,探索新型贸易方式,开展对外投资拓展国际营销网络,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和新的优势产品正在涌现,成为带动外贸发展的新生力量,推动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4. “走出去”成为国家战略,为出口战略创造一个好的政策环境

目前,“走出去”成为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指明了战略方向,政府正在为更多的中国资本“走出去”创造条件,“以开放促改革”,“走出去”发展战略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走出去”作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列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及个人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这为中国企业与个人对外直接投资指明了发展方向,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加速。

5. “一带一路”战略成为出口的新契机和新抓手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海外拓展的新机会。2014年11月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以及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落实,亚太各经济体加强互联互通,沿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存在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缺口,预示着巨大的商机。

同时,中国也正着手推动另一家巨型开发性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实现“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既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联通,也包括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相互畅通和便利化的联通。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有意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着力推动外贸结构全面升级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2015年要继续深入推进稳增长政策落实工作,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改善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巩固外贸传统优势,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努力保持外贸平稳增长,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1. 继续发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新优势

在产业结构调整、消化过剩产能过程中,要努力解决好发展高端制造业与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在由中低收入工业化向中高收入工业化国家迈进过程中,在一些人口众多、收入较低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重要产业,粗加工和简单加工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要积极推动这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加工深度,在发挥传统比较优势的同时注入更多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含量。在东部较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要向精细化、高级化、专业化发展,通过提高附加价值保持和增强竞争力。

2.努力使外贸结构调整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

要密切跟踪新一轮工业革命潮流,加强外经贸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配合,打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更自由准入。配合国家节能降耗减排目标,重点发展低能耗物耗和低排放工业制成品出口,限制“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不断减少单位出口商品中资源能源含量。适应人口形势变化,努力发展大量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中高技能密集型出口产业。

3. 进一步落实好对外贸易发展政策

要继续完善落实相关对外贸易扶持政策。一是创新贸易方式,结合“信息化”发展,努力推进电子跨境商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试点范围,打造新型物流、仓储、运输、报关信息管理系统,将对外贸易发展与信息产业建设相融合。二是继续清理出口环节不合理、不必要税费,减轻企业负担。三是进一步降低或减免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部分消费品的进口税费。四是完善有利于进出口发展的投资、融资、信贷、汇率、保险政策体系。

4. 继续鼓励企业“走出去”,带动外贸易加快增长

要适应全球价值链整合的发展要求,应对国际贸易壁垒问题,促进企业“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产,带动相关设备、产品与服务输出。

一是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大力推进周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项目,充分发挥中国铁路、城市轨道等建设优势,支持大型企业承揽国际重点项目,并推动中小企业进行相关配套产品供应,拉动出口增长。

二是支持企业拓展在欧美发达国家投资,尤其重视获取智能制造、现代金融等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合作机会,实现以资本换技术策略。

三是积极开展与俄罗斯双边贸易与投资,推进石油、天然气领域项目合作,优化能源全球合理配置,保证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四是引导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充分运用当地劳动力、土地、资金,形成产业集群或生产环节集成,为中国构建全球价值链体系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最模板)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