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模板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模板

最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该为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担忧什么

时间:2014-09-09 00:09来源: 作者: 点击:
伟大是一颗金种子在泥土的黑暗中汲取营养发芽,当你成为一棵大树的时候,人们只知道你阳光下的伟岸,并不知道黑暗般泥土中的煎熬,一般的种子以为泥土中只有黑暗,并不知道有

伟大是一颗金种子在泥土的黑暗中汲取营养发芽,当你成为一棵大树的时候,人们只知道你阳光下的伟岸,并不知道黑暗般泥土中的煎熬,一般的种子以为泥土中只有黑暗,并不知道有营养,在黑暗中胎死腹中,还是破土而出,这也许是伟大的熬!创业者的修炼绝非常人所能简单的体验与尝试,创业更多的是风险、危机,甚至是牺牲。

9月7日,刚刚辞去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职务的李开复在北京宣布,其创办帮助中国青年创业的天使“创新工场”正式成立。李开复称,为此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8亿元,并获得来自郭台铭、等多个业界精英的投资。一方面,我们在羡慕明星型企业家李开复的最好归宿,终于可以将“做最好的自己”在自己身上实践;另一方面,“创新工场”所引发的思考:对于中国创业者会带来哪些影响,对民营企业今后的发展有何借鉴?这应是我们所真正关注的。

导师李开复?

此前人们的评判是:李开复是一位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但是如今李开复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了。在相继离开苹果、微软和谷歌这三家顶级IT公司后,李开复一个人上路,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新的,他必须要迎接自己成为青年创业平台主导的各种挑战。

李开复曾著书《做最好的自己》,并与中国大学生有千丝万缕的割不断的情感,曾以“从诚信谈起”、“从优秀到卓越”、“成功、自信、快乐”、“大学四年应这样过”、“致学生的父母”、“选择的智慧”为题写过6封信,并由此被尊为导师。

已到知天命的年龄,李开复毅然选择了创业,勇气可嘉。对于投资创建“创新工场”,李开复认为,抉择前“重重”思考,抉择后“轻轻”放下。那么现在该是他轻轻放下、全力以赴的时候。

好的个人品牌、深厚的高科技功底、广泛的人脉关系和相对较强的实力,这将有利于李开复在今后创业过程中取得成功。但李开复缺少创业经历,同时其过于儒雅的个性,也可能使他在创业中遭遇新的挫折。

集创业经历和职业经理人生涯于一身的唐骏这样总结自己,经理人拥有良好的资源,通常着重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商业模式的探索,高举高打。而创业者则需要精打细算,要时刻想到如何节约成本,执行难度比想象中要难得多,也充分考验人的耐力和受挫力。固然,创业导师的定位是最适合李开复的选择。那么,创业导师真正是李开复的定位吗?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下,李开复果真能如愿以偿?好像不是如此简单。

创新工场定位“黄埔军校”?

“创新工场”将在未来五年投入8亿元人民币,在、移动等领域帮助年轻人创业。投资人包括有董事长刘宇环、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和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等。据称,“创新工场”此前已经到账的资金为1400万美元。

“创新”、“中国”、“青年”是深深打动李李开复的主旋律,未来目标是要把“创新工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创业者的黄埔军校。李开复的雄心壮志始于此。李开复认为,“创新工场”会招聘最有能力最有潜力的创业者和工程师,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创新工场”的核心是一个“天使投资”+“创新产品”的高度规模化的平台,通过孵化公司上市、出售获得合理的股份利益。

我们知道,“天使投资”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是自由投资者或非正式风险投资机构对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资,“天使机构”和机构风险投资一起构成了美国的风险投资产业。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的投资模式是这样的:由母公司投资团队搜集项目、招兵买马,打点一切,再招聘创业者,分给其项目、人马和资金,一年后再劝其脱离独自发展。李开复计划一年分离出5个公司,10年培养出500至1000位会创业的“精英”。

李开复首次创业的确让人眼前一亮,让外界感受到了新思想和概念,同时也让我们产生担忧—一个没有创过业的人能否帮助年轻人做出优秀的公司、实现创业梦想?

担忧之一:没有成功创业经验,如何教授创业者做出成功的公司?创业是社会实践的课程,而不是理论或理想中的课程。当然,不可否认创业是有章可循的,有一些方法可以借鉴,但这并非说没有创业经验的人通过理论教授就能让其获得创业成功。潜在的客户——想创业和正在进行的创业者会产生怀疑,毕竟商业来自实践。

担忧之二:投资人对“创新工场”的持续价值有多大? 作为投资人的柳传志、郭台铭、俞敏洪等知名创业英雄和商业领袖,或许宣传的成分更多,不可想象他们能参与到指导“创新工场”项目中去,或许只能成为不错项目的推荐人,但中国庞大的VC可能早已蜂拥而至,竞相投资。“创新工场”如何争得一席之地,然后稳扎稳打、树立品牌,是创业伊始的关键。

担忧之三:创业团队的不可或缺。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俞敏洪、李彦宏、丁磊、张朝阳,包括柳传志都不敢说是自己一个人做起了自己的公司,他们创业当初都有“左膀右臂”,创业是一个团队工作,特别对建立一个黄埔军校式的“创新工场”,不知李开复组建的创业团队怎么样?有多少人能全力以赴共同打造 “商界的黄埔军校”?如何形成紧密持续的创业项目的跟踪和价值实现?

担忧之四:是否也会水土不服?李开复一直在美国公司打工,从做跨国公司的高管到自己创业,教授创业,李开复可能会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比如,他要想教授创业者如何应对中国复杂的中国市场,似乎并不是他的特长。但在这点上,李开复自己好像很有信心,他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曾提到:青年+自由+透明+新创新模式+大众利益+诚信=Google的奇迹。中国有优秀的青年,如果我能把Google的文化带入中国,是不是可以帮助中国青年创造未来更多“中国的Google”的奇迹?更何况,Google在中国市场遭遇的围剿也是风声鹤唳、处处受阻?笔者认为,这可能就是李开复创建“创新工场”的主要思想,也是他激情澎湃、敢于放弃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成功光环而依然选择自己创业的梦想。 1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