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模板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模板

最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只读过4年书赚16亿身家的李桂莲(2)

时间:2014-09-09 00:09来源: 作者: 点击:
30年不倒翁 李桂莲长相很普通,个子不高,卷发,喜欢戴一副茶色眼镜,因为她一只眼睛视力极差。 这个63岁的老人只读过4年书,但学习能力很强。爱看

30年不倒翁

李桂莲长相很普通,个子不高,卷发,喜欢戴一副茶色眼镜,因为她一只眼睛视力极差。

这个63岁的老人只读过4年书,但学习能力很强。爱看《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每天坚持收看凤凰卫视和央视财经频道,时不时还翻翻的书。

有一次见巴菲特,李桂莲碰到了一位中国投资专家,他问李桂莲:“你有钱干嘛不移民,不担心政策的变化吗?”

李桂莲笑而不答。她已经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企业史上的一个不倒翁。1987年2月8日的《人民日报》报道了中国十大农民企业家的故事。李桂莲是唯一的女企业家,那十个人如今还活跃在市场上的只有她和万向集团掌门人鲁冠球。

30年前,李桂莲在自己的家乡——距大连经济开发区六十多公里外的杨树房镇,带领85名员工用几十台缝纫机开始了之路,那时他们只能生产桌布和围裙等简单服饰品。

1983年,全国范围内的乡镇企业出现了很多经营问题,涌现出很多行贿受贿问题。那一年,政府派驻了四十多个工作组调查李桂莲的“行贿问题”,大杨的账目被封掉,企业陷入瘫痪。

当时李桂莲所在镇的镇长都抓起来了,理由是受贿——一个工程队负责人给镇长送了两瓶酒。当时大家都在说下一个被抓的就是李桂莲,认为李桂莲肯定也有请客送礼之嫌。李的丈夫甚至都做好了上访的准备。但最后,调查组没有挖出李桂莲的任何行贿问题。

不久后,《辽宁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农民企业家李桂莲》。这篇报道刚出来,李桂莲吓坏了,“那时候,企业家的名号我还不敢担”。但很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这篇文章,这等于在政治上给李桂莲平反了。

这是当时乡镇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尴尬的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这件事之后,李桂莲的外部生存环境好了很多,但内部问题开始接踵而至,用她的话说,“农民自私自利的劣根性开始影响企业的发展”,很多员工离开公司自立山头。

“后来我就说,你要走的,我替你开大门,还送你一程,不走的,就跟着我干。”李桂莲说。

后来很多出走的员工后悔了,想要回到大杨。李桂莲的态度是,员工可以回来,干部不能回来。李桂莲说,这是逼着干部对自己的企业员工负责。

1985年的时候,李桂莲还不清楚改制意味着什么。但大连的一个分管工业的女副市长让她改变了想法。女市长告诉她,产权明晰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建议她改制。

“当时不太敢把方案做到一边倒,最后是工会占股最大,剩下的是干部和老工人,最后才是我。”李桂莲说。

后来在2000年上市前,大杨启动了第二次改制。改制后李桂莲占股49%,李桂莲担心未来政策有变,硬是让政府给了认可改制方案的红头文件。

金融海啸冲击下被迫转型

李桂莲领着大杨集团进入高速发展期,是在他们1992年获得了进出口权之后。他们做起了国外服装厂商的贴牌生产工厂(OEM模式),给国外品牌加工服装。

再后来,大杨集团有了一定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开始进入ODM时代,即变成原始设计商,根据其他厂商的规格和要求,设计和生产产品。直到近几年,大杨才开始强调自主品牌“创世”的打造。

“大杨和同行最大的不同是,我们30年里一直专注于服装,不轻易涉足其它产业。”李桂莲说。目前该集团已有四十几个子公司,11000多员工,产品85%出口。

但由于过分依赖出口,这种制胜的优势变成了劣势。金融海啸一年来,大杨的主营收入下降不少,相反内销份额较大的雅戈尔等国内同行却保持了稳定增长。不少分析师就认为,大杨集团近年来增长缓慢,战略保守,这次是想借巴菲特炒作概念,如果公司不能尽快转型,昔日辉煌将难以持续。

李桂莲说,大杨今年的产量和销量都将增长20%-30%,但将来内销的比例要达到50%.记者在大杨工厂里看到很多的生产专线,李桂莲解释说,客户很怕大杨转型做内销。

李桂莲给大杨30年后的新方向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做世界上最大的单量单裁公司——空运来,空运去,一周交货。目前,大杨的品牌有顶级的高价产品“创世”,还有面向银行等机构的职业装品牌凯门,价格在三千元左右。

今年年末大杨会推出一个最高端的品牌。李桂莲希望,以后有三分之一的业务来自这个品牌,还有三分之一是定位于年轻人的千元级的网络直销品牌YOUSOKU(酷格部落)。剩下的三分之一业务则来自现有的“创世”和“凯门”两个品牌。

在走上女富豪榜之后,李桂莲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改变。她晚上即使有应酬,也会争取早点回家陪丈夫打几圈麻将。

在提到那些有钱不干实事而整天吃喝玩乐甚至走向黑社会边缘的企业家,她显得很愤怒,“我恨他们”。

即便已有16亿元身家,她也不愿意为繁琐的习俗浪费金钱。她在女儿和儿子结婚时就一桌酒席都没摆,媳妇的舅舅抱怨说,怕是李桂莲认为儿子和媳妇门不当户不对。李桂莲知道后,请亲家的全家到大连最好的酒店吃了一顿。

但和很多富裕起来的人一样,她在精神上很难找到固定的去处。李桂莲信佛,曾带领一帮大连的企业家一起修了座庙。她还信耶稣,“我觉得最公平的,看的最清楚的就是上帝。”

“人在做事,天在看,神也在帮忙。”这是李桂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许正因为此,她在自己的家乡花费了600万元建造了一所镇上的小学,这是她在辽宁建设的14所创世小学中最豪华的一所。另外,她还是大连第一个建立个人基金会的企业家,每年自己掏出一百万元奖励给大连的环卫工人,但从来不参加颁奖仪式。 2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