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模板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模板

最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张瑞敏:写意“中国制造”

时间:2014-09-09 00:08来源: 作者: 点击:
1993年11月19日,已经艰苦奋斗了9年的张瑞敏真正地舒了一口气,这一天海尔在正式上市。 从这一刻开始,一个庞大的市场资源配置之手,让他的企业有了更为坚强的支撑。如今,作为民

1993年11月19日,已经艰苦奋斗了9年的张瑞敏真正地舒了一口气,这一天海尔在正式上市。

从这一刻开始,一个庞大的市场资源配置之手,让他的企业有了更为坚强的支撑。如今,作为民族企业的符号性人物,张瑞敏执掌海尔已逾四分之一个世纪。这是一个见证了伟大时代的“大人物”,他所代表的“公司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这也正是证券市场20年成就的最好佐证。

“如果没有精彩的局部,就不可能有波澜壮阔的全局”,张瑞敏这句颇有思辨的话,成为他和市场关系最好的诠释。

大铁锤“砸”响海尔品牌

1984年,很多事情都在这一年发生。

当新中国第一只股票“小飞乐”诞生的时候,距离上海800公里的地方,一家日后举世皆知的公司尚在萌芽。

1984年12月,张瑞敏来到了青岛一家濒临绝境的街道小厂。张瑞敏是这一年里更换的第四任厂长。当时,摆在张瑞敏面前的是这样一副烂摊子:亏损147万元,主导产品滞销,大量积压。

1985年,一次偶然的换货事件让张瑞敏对仓库搞了一次突击检查,结果查出全厂有76台电冰箱不合格。张瑞敏做出的决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召开现场会,把这76台电冰箱统统砸掉。现场会上,张瑞敏举起了16磅重的长把儿大铁锤,带头把“不合格”的产品砸烂。看着明明还可卖出高价的电冰箱被一个个砸成破烂,许多人都流泪了。谈起当年的“砸冰箱”之勇,张瑞敏不无感慨地说,“现在你想砸也不可能了,如果再出质量问题,不是这么少一点,当时只有几十台,现在动辄就是几万台。”

但这一砸,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观”和品牌意识,成为海尔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喻示着海尔的质量是第一位的,也喻示着海尔对用户“真诚到永远”。三年后的1988年12月,海尔捧回了我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什么时候,美国人不再认为海尔是中国的海尔,而是美国的海尔,海尔在美国就算成功了。”张瑞敏的目标是让海尔成为世界名牌,而他的勇气和野心也是昭然天下。

张瑞敏告诉记者:目前,海尔品牌占了中国家电品牌在海外市场的84.7%。但张瑞敏并不满足于此,他谈锋一转说,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比例眼下却只有0.72%,这是很大的一个差距。中国不缺少出口企业,少的是“出口创牌”的企业,“我们仍需努力”。

当海尔插上资本的“翅膀”

1990年,在小飞乐诞生的6年后,上海成立了证券交易所,中国资本市场正式诞生,中国迈出了证券市场的第一步。

1990年,海尔出口德国2万台冰箱,标志着海尔正式进入欧洲家电市场,也是海尔迈向世界第一步。

一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市场,一边是野心勃勃走出去的公司,它们都小心翼翼地向未知领域伸出手去。时代的发展,也必然会把他们连接到一起。这是证券市场的魅力所在,这是张瑞敏必然的选择。1993年,这一结缘终于到来。海尔工业园,如今已是青岛这座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可是1992年张瑞敏带记者到此参观时,这里刚刚开始建设。当时几个人就是站在一个土堆上瞭望未来。

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了生产多元化的产品,为了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张瑞敏要建自己的工业园,然而资金却无着落。中国证券市场的启动,着实令当年的张瑞敏兴奋不已。在海尔上市前,他跟别人说,“上个世纪初,企业谁做得快谁就会取胜,比如福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企业谁做得好谁就会取胜,比如日本制造业崛起;信息经济时代,谁做得对谁就会取胜。”

没错,向证券市场借力的时候到了。

1993年11月19日,青岛海尔(600690,股吧)登陆上交所上市,以每股7.38元的价格成功发行5000万股,募得3.69亿元资金。正是这次募集的资金保证了海尔工业园按期建设,为公司的发展“铆足”了后劲。在当年的土堆上,建成了海尔的总部大楼,成为海尔推进多元化、战略国际化的策源地。

其后,青岛海尔通过多次配股和增发,实现了从单一的冰箱产品领域,继而拓展到了洗衣机、空调、冷柜、热水器等成套白电产品,并迅速发展为国内家电龙头。1996年,青岛海尔实施了配股,前瞻性地把配股资金投入到无氟家电的开发。

“正是利用本次配股募集的资金,海尔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升级和改造,把握了未来行业发展方向,”张瑞敏如此解释此次借力,它使得海尔已经具备了深厚的技术积淀,在近年来环保节能成为市场主题之时,海尔已然走在了市场的前面。

1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