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模板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模板

最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浙商戴云法:三年把家饰卖到欧美(2)

时间:2014-09-09 00:08来源: 作者: 点击:
1987年,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戴云法斥资800多万元在香港荃湾增购了6层厂房和8个车位,员工也由7人增加到了70多人,并扩大了产品种类。1996年,钱江集

1987年,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戴云法斥资800多万元在香港荃湾增购了6层厂房和8个车位,员工也由7人增加到了70多人,并扩大了产品种类。1996年,钱江集团正式成立。

1997年,钱江集团的厂房已经扩大到2000多平方米,员工也猛增至500多人,产品种类更是增加到1万多种,年出口金额高达一亿多元。

“在香港零售生意是做不大的,那几十年我一直在做出口。”戴云法说,在1997年金融危机来临之前,他就意识到东南亚国家给中国出口带来的压力,于是开始琢磨怎样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最后决定,在出口的同时针对内地市场做零售。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他在深圳布吉镇买下了1.68万平方米的土地,并亲自操刀设计,建成了中国最大欧陆风格的室内艺术品设计、开发、加工、制作中心。

“出口跟内销完全是不同的两种模式,出口就像印刷机,只做几个品种,量的要求很大,一年就做几个款式;而内销的零售,数量多,但是品种必须齐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考验,必须重新开始学习怎么做零售。”说起当年的艰难决定,他依然记忆犹新。

而在2008年金融风暴来临的前半年,他又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分析,他又做出了一个艰难而重要的决定:完全停止做出口,将市场全部转向内地。他们给了海外客户三个月的消化期,三个月后将完全停止出口。“做完这三个月,金融风暴就来了。”对于当时的决定,戴云法直称庆幸。

“这几年,形势发展太快。我投入了大量资金,损失了大量设备,就像用手动驾驶航空母舰过峡谷,什么时候撞上礁石都不知道,随时就可能成了泰坦尼克号了。幸运的是我下决心(转向)后赚回来了。”戴云法对如何应对经济转型的体会是刻骨铭心的,也是非常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的。

戴云法把传统家具产业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和从出口转为内销的主动求变的魄力,让不少浙商钦佩不已。“转型很痛苦,但是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用毛主席的话讲,就是‘而今迈步从头越’。”戴云法说。

做家具品牌,一如既往走高端

亨利·戴进入内地已经有五年左右了。“我们的产品定位是高端,甚至是顶端。”戴云法说,他们现在主要的采购渠道是进口,从世界各地采购他们认为适合在中国市场卖的东西。

“很多人都在提倡中国家具现代化、西方化,而我是倒过来讲,我认为是西方家具要中国化。实际上外国的家具很多也有我们中国的元素,你去看他们的很多铜件也好、很多造型也好,都有我们中国的元素。”对于东西方文化,他有自己的看法,“你老是觉得自己的才是正宗的,那就成了狭义民族主义者,这样是不行的。现在都是地球村了,世界大同,我们要跟世界同航。”

而回忆起2008年国际形势和宏观调控,包括美国次贷危机、货币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家具行业乃至整个家居行业都存在着一些利空的消息,戴云法表示对亨利·戴的影响不大。

“你说老板要吃鱼翅,本来是1000块钱一碗,他不会说1200块就不吃了。因为我们做的是顶尖的,顶尖的消费对象就是总裁、老板,他们不会因为生意不好就生活拮据,这我觉得不太可能。不会说一张床本来3000块钱的预算,现在涨到3500了,超过预算了,就不买算了。”

除了亨利·戴,杭州的唐宁街8号也是一如既往地坚持高端路线。唐宁街8号位于杭州环城东路和老浙大横路附近,是一家高档私家会所,其原汁原味极具欧美情调的环境,完全属于尊享级别的奢华定位。

戴云法喜好并游走于各个生活美学领域,在艺术品设计、家具设计、软装设计和建筑设计等各个领域均游刃有余,并且融合跨界,所谓“玩得精彩”。

2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