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模板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模板

最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红谷皮匠邓申伟:活着就有希望(3)

时间:2014-09-09 00:08来源: 作者: 点击:
为了改善这样的局面,邓申伟开设了红谷疯狂团队训练营,定期在广州、昆明和北京三地召集附近区域的红谷团队,组织市场培训。培训师即是邓申伟本人

为了改善这样的局面,邓申伟开设了红谷疯狂团队训练营,定期在广州、昆明和北京三地召集附近区域的红谷团队,组织市场培训。培训师即是邓申伟本人。他召集几个高管,模仿平时喜欢看的陈安之、曾仕强等培训专家的视频,结合红谷当下的问题,花了三天三夜时间,制定了一套对症下药的培训计划。

其最核心的内容是,邓把员工们分成几个团队,这些团队同时进行模拟实际销售的演练,在竞争中落于下风的团队,将在众人的目光中默默地自行离场。这样的模拟演练,不但告诉员工们市场竞争的残酷,还灌输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北京那场训练营结束时,我们现场两百多人抱头痛哭,哭完了又奔赴各自的战场。”邓申伟煞费苦心组建的疯狂训练营,对于红谷的销售团队无异于一场洗礼。

其次是提升营销技巧。

邓申伟趁热打铁,推出红谷销售的“黄金三语”,即接待顾客时必须要说的三句话:第一句“中国人自己的皮具品牌”,是从品牌的角度让顾客明白红谷是什么;第二句“手工工艺纯真皮制作”,是从产品的角度让顾客感受到红谷独特的价值;第三句“全国超1000家连锁终生免费清洗保养”,是从服务的角度让顾客放心购买。

在培训店员们使用“黄金三语”的同时,邓申伟还将一些区域市场的先进经验推广开来。比如免费清洗顾客带来的任何品牌的皮具产品;比如记住每个顾客的生日,并在生日当天发短信祝福,还派送一个小礼物。这些营销技巧迅速拉近了红谷与顾客的距离,建立起了两者之间的消费黏性。

为了提升红谷终端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邓申伟斥资千万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成立了红谷商学院,下设皮具研发系、市场营销系、财务管理系和供应链管理系等七大学科系别,数年来为红谷体系输送了数千名精英人才。

与此同时,红谷总部加强市场督导管理,制订了天、地、墙、人、货、光六个大项80个维度的终端检核制度和客、货、人、店、财五大要素的标准运营手册,力求千店一面。

通过人才的系统培训和整齐划一的终端管理,红谷终于完成了从批发型企业到品牌运营型企业,从单纯输出货品到输出整套终端店铺运营管理技术的脱胎换骨似的蜕变。

第三是店铺之间的协同增效。

在2006年以前,所有的经销商都有一个思维定式:只有完全空白的市场才是机会,有了红谷店的区域就不敢增加开店数量。很多片区经理在提高业绩的时候,总是抱怨市场已经饱和。

邓申伟可不这么看,他一直认为在各城市的主要商业街是可以同时容纳多家红谷专卖店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专卖店本身就是品牌的广告,一条街从街头走到街尾,总能看到红谷的店,消费者对红谷品牌的认知就会得到若干次的强化,从而产生更多实际购买力。他决定亲自拿品牌的发源地——丽江,试点。

2006年之前,红谷在丽江一共投资200万元开了四家店,一直在盈亏平衡点上打转,当地的经理总抱怨,丽江市场太小,支撑不了四家店的销售额。他来到丽江仔细考察,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丽江的店铺数量太少了,还应该多开店!在众人吃惊的目光中,邓申伟重新在丽江布局,多开店开大店。

奇迹出现了,随着一家家新增红谷店铺的落地,丽江地区的总业绩开始节节攀升。原来,邓申伟认为,丽江拥有大量的游客,而人们在旅游时的消费欲望总是强于平常。红谷之前的亏损,并不是因为丽江市场不够大,而是因为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不够,给消费者的冲击不够。现在游客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红谷的品牌,红谷两字时时刻刻都冲击着他们的眼球。

邓申伟还发现,即使到了晚上11点,丽江的街道上依然游人如织,这时候人们的消费能力甚至更强。他尝试着将丽江门店的打烊时间,从晚上九点延迟到十一点,员工工作时间相应地从通班制改为倒班制,得到的结果竟然是,延长的这两个小时的业绩达到了以前一整天的水平,这意味着单店效益直接翻了一番!

至今,红谷在丽江已发展到11家门店,单店最高年销售额更是达到400多万元,丽江市场也成为红谷在全国小城市中最好的市场之一。邓申伟这种“一街多店协同增效”的战术,逐渐在红谷其他市场铺开,相继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信息化的供应链系统,加上极具营销战斗力的终端,内外兼修的红谷驶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8年,投资2个亿的四川自贡生产基地投产,红谷全国门店突破1000家,年销售额突破6亿元。

伙伴内生力

单从外形上看,人们很难将貌不惊人的邓申伟与中国本土皮具第一品牌联系起来。这个从社会底层一步步爬上来,至今仍以“农民企业家”自居的四川男人,究竟凭借怎样一种力量支撑起了红谷这个拥有1400多家门店、年销售10个亿的皮具王国?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量,企业家是社会资源的整合者,而邓申伟确实善于整合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人。

早在2003年,邓申伟就提出了“家伙伴”的企业文化,“家”代表和谐温馨,“伙伴”代表共创共享。其实,以家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中国民企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对于邓申伟这帮创业者来说,“家”这个字具有更深刻的含义。

“我们这帮创业者,都在外打工风餐露宿好多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对家的氛围格外向往。而一起打工受累受苦的工友,真就是亲如兄弟一般。”邓申伟身上确实有一种感召力,一些当年的兄弟,成了如今的伙伴。

当年在北京帮助过他的尹书记成为了北京分公司顾问;当年一起在富顺开火锅城的孔凡明,为红谷开辟了云南曲靖以及贵州市场;而如今贵州总代理何金虎则是当年邓在昆明开餐厅时的邻居……像这样的故事,在红谷还有很多。相似的经历和长年的交情,使这个创业团队很容易拧成一股绳,红谷由此得以站稳脚跟。

接下来的扩张需要更多的人才。而怎样才能聚集更多优秀的伙伴,并把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呢?邓申伟设计了一套从内部选拔人才的模式。

孔凡明的同学夏艳做过红谷的店长,在经营管理上很有能力。2004年,邓申伟听到孔的介绍后,立即找到夏艳、隆涛夫妇两人,问他们想不想创业。两人回答说,整天窝在家看电视,想创业都想疯了,但却苦于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

邓申伟大喜,连忙提出了一个早已备好的创业计划:开辟山东市场需要60万元,夏艳夫妇出资3万元,公司贷款给他们27万元,夫妇两人手里就有30万元,然后公司再出资30万元,与夫妇两人一起成立山东分公司,各占50%的股份。

用3万元撬动一个60万元的市场,这样的机会谁会拒绝呢?夫妇两人押上了家当,远赴济南。最终,两人艰辛的付出换来了红谷全国排名前三的山东市场,2011年其年销售额达到了一亿多元。

在红谷内部,凡是经理级别以上的员工,都可以申请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内部创业模式。在这套模式下,创业者与公司划定区域市场、签订业绩目标,不但可以领取月工资和年终业绩提成奖励,还可以作为股东获得相应股权的分红。

“伙伴”还不仅仅是针对有足够能力独当一面的经理级员工。只要在红谷工作三年以上的员工,都可以参与到加盟开店当中来,根据不同级别还可以享有不同的优惠政策。

员工们通常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开一个店,他们可以内部自由组合,三三两两地合伙投资开店,然后选定一个职业经理人来经营,自己则可以一边在公司上班,一边按股份收到分红。在红谷办公室里,不少年轻小白领其实都是年收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小老板。

公司中有优秀的人去做加盟的,加盟商中也有优秀的人来到公司。

2007年,红谷云南分公司的业绩已经连续增长缓慢,原本强势的市场反而落在其他区域市场的后面。邓申伟一连换了两任分公司总经理,仍不见起色。最终,他想到了文山的加盟商张洋。

年轻有为的张洋开创了不少店铺营销招数,比如,“免费清洗任何品牌的皮具”就是从他的文山加盟店流传开来的。在小小的文山州,张洋的加盟店居然长期保持全国单店业绩第一。另外,张洋在云南加盟商中间人缘特别好,大家都很认可这个小伙子。于是,邓申伟请他出山,担任云南分公司总经理。

结果,张洋不负众望,他不仅将文山的成功经验在整个云南推广开来,还研究出了不少新的营销思路,比如亲情营销,在店铺里放一些玩具,吸引儿童领着妈妈们到店铺里来;比如反向托管模式:派驻专业团队为加盟商打理店铺,提高店铺的运营效率,让加盟商轻松做投资人。

三年后,云南分公司业绩翻了十番,销售额连续三年雄踞红谷各大分公司之首。2011年,由于云南市场的出色业绩,张洋被邓申伟请来担任集团CEO,全面负责红谷品牌。“张洋来自于市场,管得好市场,又做过加盟商,能够从分公司和加盟商的角度看问题,加盟商都称他为娘家人。”

2009年,邓申伟说服几个创始股东拿出15%的股份预留为员工股,用“金手铐”稳定住了高层团队。他说:“这些年来的成绩,高层团队居功至伟,他们有资格分享公司成长的红利,这也是家伙伴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如今,红谷企业已顺利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以邓申伟为首的投资者团队和以张洋为核心的职业经理人团队,相得益彰。邓申伟得以从红谷的具体经营中解放出来,思考更大的世界,在他的胸中,占地300亩的国际物流商贸城的蓝图日渐清晰,而另一位创始股东牟德彬任红谷监事会主席,也淡出红谷管理,如今已成为业界颇有名气的投资人。除了重大决策,所有的股东不再参与红谷皮具的日常经营,放手让80后少帅张洋纵马驰骋。

2012年是红谷的第10年。在邓申伟的战略规划里,过去两个五年的目标,分别是生存与提升,而下一个五年的目标,则是真正的品牌腾飞,“未来五年后,如果一提到女包,消费者脑海中,能立即联想到红谷,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2012年春节,邓申伟一家从广州开车出发来到长沙,大年三十赶到石家庄过年。初一初二又赶赴北京、天津,初五赶到了南京,初六从南京到南昌,初七返回广州上班。“走到哪个市场,就在哪里过年”已经成为邓家过年的传统。

莫说青山多障碍,“农民企业家”邓申伟仍然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奋勇前行。红谷皮匠的传奇还在继续……

链接:

红谷的品牌寻根

“为什么普通矿泉水只卖2元,而依云牌矿泉水要卖20元?因为依云有着来自阿尔卑斯山的优质水源。”2003年邓申伟开始寻思:红谷的“阿尔卑斯山”在哪里?

他沿着新疆、青海、西藏、四川一线,一直走到云南丽江。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品牌根源。

美丽的丽江束河有着“皮匠之乡”的美誉。相传,600年前,束河皮革业的祖先,是大明帝国著名的宫廷御用皮匠。他因为在元宵节上别出心裁地制作了一个靴形大灯笼,被人诬告影射马皇后的大脚,而被判充军云南,最终流落到丽江束河传艺谋生。束河皮匠传承着先辈们传统皮革手工艺的精髓,民间更有束河皮匠“一根锥子闯天下”的传说。

邓申伟立即与当地文化资源机构合作,将束河的皮具历史和红谷品牌嫁接了起来,确立了“红谷源自束河”的品牌认知,使红谷从一群主打返璞归真的本土品牌中脱颖而出。

3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