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模板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模板

最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创业小伙伴,这么“作死”你家投资人知道吗?(2)

时间:2014-09-09 00:07来源: 作者: 点击:
3.「我舅舅在是XXX,分分钟全服封杀你!」 古语云背靠大树好乘凉,舅舅党一直是创业军团中一只喜闻乐见的黑马,可是如果以一副依靠别人的心态来做创

3.「我舅舅在是XXX,分分钟全服封杀你!」

古语云背靠大树好乘凉,舅舅党一直是创业军团中一只喜闻乐见的黑马,可是如果以一副依靠别人的心态来做创业,最终只能弄个烂泥扶不上墙。

今年上半年是微信创业热,由于微信这一超级 App 背后所拥有的用户资源和流量入口,无数的创业者义无返顾的踏入了微信创业的圈套。

微信创业方便啊,用公众号做交互省了前端,用第三方平台的接口做响应省了后台,只要有个点子写两句代码一下午时间就创业了。

某个打算创业的同学和我这么说,我这么回:

呵呵,点子是不值钱的,值钱的执行力。

微信创业者的舅舅——腾讯显然没有打算认这么多干侄子,微信在 2013 年年初先是对微信自媒体开刀,再是年中与阿里打架,年末又对公众平台认证收费,打了许多微信创业者一个措手不及。

某个微信导购类产品,年中刚刚从腾讯拿到一大笔融资,第二个星期就赶上了阿里和腾讯打架,产品形态紧急转型,心疼的都哭了

这种灾难几乎是不可预见的,你的产品已经开始推广了,用户量也已经逐渐上来了眼看着生命周期已经从启动向成长过度。突然间,什么都没了。临时建 App 团队是来不及了,之前的推广算是废了,要想继续做下去也就只能重头再来了,无异于给创业者带来的是灭顶之灾。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硅谷,大平台与大公司始终是不可避免的要素。既不能与大公司直接对抗,也不能全仰仗于大公司施舍的资源。夹缝中求生存的道理其实和投资理财不能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相同。更何况,中国的巨头又很少有收购创业团队的习惯,打着「生是为微信而生,死是被腾讯收购」这种思路还是收一收的好。

作死指数:★★★

治疗方法:在巨头之间如鱼得水借力打力只能是自己产品单打独斗不过的 Plan B,把 AB 方案搞混这基本没什么救。

4.「我们要做这个领域第一个开荒成功的!」

那能先把身上那身新手装换了么?

虽然这么说不太好,但是大多数国内的纯创新创业者都没有成为先驱而是成为了先烈。原因是多方面的,小创业团队在资源、技术方面都不足以支撑如 iPhone 那般的革命式创新,即便是掌握某种核心技术也很难将技术转化成成熟的产品。

创业不是一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事情。一个纯粹的没有借鉴的创新产品从其诞生到成熟所消耗的成本对于 BAT(百度阿里腾讯)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以这种产品为融资目标也很难融到目标金额(一般连产品雏形都没做出来就企图在天使轮融 500 万或以上)。

事实上在创业领域,万年老二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行业第一的前期成本大,投入高,不一定能点燃市场。就算真的启动了市场也不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后来者按图索骥,一边模仿一边微创新,虽然想要突破行业先驱的阴影有些不太可能,但是只要市场足够大,老二甚至老三的地位也不会太难过。

前两年的手机输入法之争证明,作为某一领域的老大将来会直面巨头的竞争碰撞,老二老三却可以在这种碰撞中坐地起价把团队产品打包卖给巨头达成创业者的完美退出。

作死指数:★★★★

治疗方法:放下身段,放低姿态,放近眼光。创业解决的不是十年后的问题,也不是五年后的问题,去看看各大科技媒体上的创业项目,活到三年的都是长寿。综合手头现有的(包括能确实得到的)资源考虑一下,如果项目现在上马三个月后最晚半年就能出效果(用户)那就现在做,如果产品三年后才能出成果那就两年后再想。

2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